木子蓝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9电子书www.29txt.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更送上,1900月票加更。</p>
张超早就打算在张家沟建所私熟,给村里孩童启蒙。做为私塾的校舍都已经建的差不多了,过完年就能招生入学。</p>
在隋朝一统南北之后,已经很重视学校的建设,在隋时,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官学。中央有国子寺,下设五学。另外大理寺中,也有律博士和学生,专门教授律法,太常寺下的太医署,则有医学博士、按摩博士、药园师等,教授专门的学生。</p>
秘书省下的太史曹,也设有天文、历法、漏刻博士等,教授专门学生。</p>
而在地方上,州县也都有设立州学县学,尤其是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学校更多,讲诵不绝。</p>
隋时也涌出不少有名的大儒,开庐讲学,甚至学生多达数千人听讲的。例如死后被学生们私谥为文中子的王通,弃官归乡,以着书讲学为业,钻研孔子六经,做续六经,门下弟子后来遍及武德、贞观朝堂。</p>
如河南董恒、南阳程元、中山贾琼、河东薛收、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京兆杜淹等,甚至据说房玄龄和魏征、李靖等也曾经在王通草庐听过讲。</p>
而许多士族名门,更是有着自己的宗学。他们的家学渊源流长,收藏许多经典,名儒辈出。</p>
杨广继位之后,更是大力发展教育。只是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多久,隋末战乱起。</p>
世路末夷,学校尽废。</p>
到了眼下唐初,除了中央的国子学恢复外,许多地方上的州县学并未恢复,民间多是靠家学私学教书授道。</p>
宁民县有所县学,但学校条件很简陋,能收的学生很少。一些地方豪强地主,都是凑钱建私塾。</p>
张超的私塾还在刚建时,就引得许多乡民们围观了。</p>
读书,那还是极少人才有的机会,就连一般的小地主都难有门路,更别说普通的乡民农人了。谁都知道,读了书,就不再是睁眼瞎,读了书,就有机会改变身份。到了后世八九十年代,许多乡村,出一个大学生,都是极了不得的事情,得办酒席,甚至全村的人给凑学费送上学的,全村人都感到光荣。</p>
可想读书,却又是何其难也。</p>
在私学家学盛行,官学不昌的这个时代,想到那些大族建立的私熟家学里去附学读书,起码得是沾亲带故才行,要不然你就得很有钱,否则根本没这机会。</p>
况且,供个孩子读书的成本可是非常高的,甚至不比让孩子学武便宜。随便一本书,可能就得几千钱了,买沓纸,都是几百钱,文房四宝一套,更不便宜。</p>
家里没个百把亩田,是供不起一个孩子读书的开销的。何况,上学还得给老师束修。</p>
总之,如张超这样的一地土豪地主,如果想让自己的儿子去读个书,倒是没什么问题,供养的起,也有门路能进入学校。但如张家沟的村民们,就难了。</p>
崔莺莺提出要用入学资格,来换取那些跟张家签定了租佃契约的佃民们终结契约,把地交还给张家,张超都为她的这想法惊讶。</p>
但很明显,这个想法真的很厉害,他相信,只要一公布,那些佃户绝对愿意放弃佃种张家的地,而来换取这样一个让子弟读书开眼的机会。</p>
“不过他们也供不起啊。”红线在一边道。</p>
张超笑了一下,“我们建私塾又不是为了赚钱,等私熟建起来,我们可以贴补一点,不收学生们的学费书费这些。”建私塾,这是相当于做善事,因此张超真没想过赚钱。</p>
崔莺莺也觉得贴补一点没什么,能换回张家在外的其余一千来亩地,就非常划算了。收这些佃民的孩子读书,还能挣个名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