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 (第1/3页)
自成一派的神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9电子书www.29txt.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雷神(leishen):俗称雷公,是古代天朝神话中主管打雷的神。出自《山海经·海内东经》。相传雷神生于古雷泽(故址在今山东菏泽),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p>
古代人们对打雷这种自然现象不十分了解,因此逐渐演化出一系列有关传说。在古代天朝,雷神的形象是不断演变的。最初,人们把它塑造**头龙身的怪物,敲打它的肚子就发出雷声。后来才渐渐变成尖嘴猴脸的形象,并逐渐定型。在道教神话中,记载了许多数量、各种级别的雷神,最基层的是雷公,上一层的是普通的雷神,再上层是雷王。传说雷王出生在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名叫陈文玉,被历代朝廷加封为雷神,民间奉为雷祖,多地设有雷祖祠[1],道教将九天雷祖大帝与另一雷神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同列为神霄九宸上帝[2]。天尊在道教神仙中属于最高级别,普化天尊是所有雷神的总司令。在天朝人的理念中,雷神是惩罚罪恶之神,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轰顶死去。天朝民间把雷神的生日定在农历6月24日,这一天要举行祭祀仪式。寄托了天朝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p>
雷州半岛的雷神都是叫雷首宫,宝诞日是:农历正月廿八,这天家家户户水果、饼干等供品祭拜和请来醒狮团和鹰雄团、舞龙团、戏班、年例大巡游等等大舞大乐,人欢神乐,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p>
作为人们对自然最初的感悟与敬畏,雷(神)的身影出现在许多民族之中,并有着一些共性。将这些共性聚集起来,我们便能看到一位模糊的大神,他的神迹,甚至可以追溯到宇宙开创之初。</p>
说到雷神,你最先想起的是什么?是庙宇中背插双翅、额具三目、和电母出双入对的雷公,还是漫威中“我弟虐我千百遍,我待我弟如初恋”的雷神托尔?这些,其实都只是雷神的“一面”,是不同文化对于雷(神)具象化的理解。作为人们对自然最初的感悟与敬畏,雷(神)的身影出现在许多民族之中,并有着一些共性。将这些共性聚集起来,我们便能看到一位模糊的大神,他的神迹,甚至可以追溯到宇宙开创之初。</p>
传说在远古时代,南海的帝王是儵,北海的帝王是忽,中央的帝王是浑沌。儵和忽经常在浑沌的地界聚会,浑沌待他们很好。儵和忽想要回报浑沌,便商量说:“人们都有七窍,用来看、听、吃、呼吸,唯独他没有,我们试着给他凿出七窍吧!”于是,他们每天为浑沌凿出一窍,凿到第七天,浑沌就死了。(参考《庄子·应帝王》)</p>
我国古代神话里的雷神不止一个,最有名的一个出自《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p>
据《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姜源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约期而生子。”说的便是它了。姜嫄生下的孩子取名为后稷,被认为是周氏族的始祖,描写这段故事的诗歌《生民》也被收入了《诗经》之中。</p>
又传说华胥氏也有过类似经历而生伏羲,于是后来也有人把伏羲和后稷混为一谈。</p>
还有一个叫做夔(kui),一作“夒(nao)”。</p>
他住在东海流波山上,像只没有角的牛,苍灰色,只有一只脚,能够自由出入海水之中。每进出时必有大风雨,同时吼声如雷。黄帝与蚩尤大战时,士兵被蚩尤找来的各路山精水怪所迷惑,黄帝决定用些特别的材料来做面鼓,激励士气。于是上面这两位就倒了大霉,前者被抽了骨头做鼓槌,后者被剥了皮蒙成鼓。</p>
黄帝还有个搞医疗的臣子名叫雷公,其事迹已不可考,只知他曾派使者采药,使者迷路而化做啄木鸟,或者后世雷公总是一副鸟脸的出处就在这里了。以龙身的形象而论,游戏里的雷神当以雷泽的那个可能性居多。</p>
《集说诠真》中所述:“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颤,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执槌,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连鼓五个,左右盘蹑一鼓,称曰雷公江天君。”在天鼓山有与“九天应元雷神”相对应的天然石鼓、石楔以及雷击石,当地有很浓厚的雷公信仰。</p>
天鼓山,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是域内的历史文化名山。“天鼓山”,也称石鼓山、古砬子等,其主峰也叫小灵鹫峰、南天门。天鼓山是燕山、太行山脉支脉七老图山余脉。滦河水系绕山而过,形成了狭长的滦河谷地,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形成了依山傍水的生态肌理。天鼓山的自然资源与宗教人文有着很大的契合点,其中以“天鼓雷音”为其特质,佛道融合于一山,佛教的天鼓雷音王佛有座骑为名“普化”的大鹏鸟,与道教的九天应元普化天尊都是雷神的显现。在天鼓山有与之相关的石鼓、石橛、雷击石等自然景观,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p>
雷神,相传在上古时代雷泽(今属山东省菏泽市)一带,是雷神居住的地方。</p>
雷泽两岸为雷河(今属牡丹区辛集镇),华胥国的人民都聚居在雷河两岸。那时的雷神是一个人,当他不顺心时,雷河上就浊浪滚滚,汹涌起伏。要是雷神震怒时,河水更猛烈。人们没有办法,华胥国有个华胥姑娘就去雷神殿堂找雷神评理,她的胆大和直率感动了雷神,但雷神让华胥姑娘嫁给他,为了华胥国的安危,华胥姑娘答应嫁给了雷神。一年以后,华胥姑娘给雷神生了个儿子,雷神非常高兴,脾气也越来越好,从此雷神只在农时节气打雷闪电,行云布雨。于是雷河两岸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雷神的表现应了天朝那句古语:“人逢喜事精神爽。”华胥想念家乡,把儿子放在葫芦上顺水而下,让他乘葫芦回华胥国,他的姥姥看见他乘葫芦而来,因此给这个外孙取名葫芦,按华胥国方言,伏羲与葫芦谐音。伏羲长大后,看见蜘蛛织网发明了网,在水里可以捕鱼,在林中可以捕鸟。因发明熟食,人们称为庖牺,意为他是最好的厨师。伏羲想念母亲,就在都广天梯登建木上天庭看望母亲华胥。天帝听了雷神的禀告,就封伏羲为华胥国国君(实为华胥部落首领),人间之王。也就是五氏之一。</p>
雷神信仰起源于天朝古代先民对于雷电的自然崇拜,因为远古时代,气候变化异常,晴朗的天空会突然乌云密布,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雷电有时会击毁树木,击丧人畜。使人们认为天上有神在发怒,进而产生恐惧之感,对之加以膜拜。神的形象也从单纯的自然神逐渐转变成具有复杂社会职能的神。</p>
对于雷神的形象,《山海经·海内东经》中有记载,文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这种形象是半人半兽形,人们认为雷声在天,而龙亦飞腾于天,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便会有雷雨;又将其腰问想象有一鼓,鼓发雷声。后来雷神的形象进一步变化。</p>
《酉阳亲俎·前集》说“猪首,手足各两指,执一赤蛇啮之”;《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一说“豕首鳞身”;《铸鼎余闻》卷一说“大首鬼形,白拥项,朱犊鼻,黄带,右手持斧,左手恃凿,运连鼓于火中”;《集说诠真》引《搜神记》说“色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尺余,状如六畜,头如猕猴”;《唐国史补》说“其状如彘,秋冬伏于地中”;《夷坚丙志》卷七说其形如奇鬼,“长三尺许,面及肉色皆青。首上加帻,如世间幞头,乃肉为之,与额相连”。总之雷神形象不定,体形或龙、或人、或兽;脸彤或人头、猴头、猪头、鬼头。</p>
周秉以后,雷神被称为雷师,或雷公,《楚辞·离骚》:“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又《开元占经》曰:“五车东南星名曰司空,其神名曰雷公。”</p>
无论称雷师还是雷公,当时人们崇祀的雷神只有一位,并以农历六月廿十四为雷公生日,称为“雷公诞”,是日人们均要奉祭雷公。</p>
到了元代,雷神的形象还没有定型,因为元代有“雷公旗”,所画雷神仍为“大首鬼形”或“力士之容”。</p>
明清时代,雷神的形象趋于统一,其标准形象概为《集说诠真》中所述:“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颤,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执槌,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连鼓五个,左右盘蹑一鼓,称曰雷公江天君。”</p>
可见雷神此时最明显的特征是猴脸、尖嘴,所以民间有之“雷公脸”、“雷公嘴”的说法。</p>